我們都知道 Google 演算法不僅只是單純的關鍵字比對,來找出最相關的資訊。它還利用各種複雜的因素來判斷網頁排名。其中,歷史數據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這篇文章將根據以下兩篇 Google 專利,帶你深入了解這整個運作機制,以及它們對 SEO 的影響。
- 專利名稱:
- Document scoring based on document content update
- Document scoring based on document inception date
- 專利代號:
- 專利申請者: Google Inc.
網頁評分機制
如果你有注意到兩個專利的標題你會發現其中提到了,Document Content Update 和 Document Inception Date 兩個名詞,而他們將會是整個排名機制的核心。
顧名思義,文件內容更新 (Document Content Update) 指的是網頁在其生命週期中進行的內容調整或改變,而文件起始日期 (Document Inception Date) 則是網頁首次被搜尋引擎發現並納入資料庫的時間,代表該網頁的『誕生』時刻。
兩個機制雖然在性質上不同,一個是持續的過程,另一個是靜態的時間點,但卻都影響網頁在搜尋引擎中的表現。
有哪些歷史數據會影響評分機制?
以下我們就來一起深入探索,影響網頁評分系統的因素有哪些。
內容更新頻率
內容更新頻率 (Content Update Frequency) 與幅度 (Update Amount Score) 是影響評分機制的核心要素,經常且有實質性更新的網頁相較於不更新的網頁更具優勢。
此外,更新的性質也相當重要,搜尋引擎更重視核心內容 (如主要文字與標題) 的更新,而非次要元素 (如廣告內容、Navigation 或 Footer 中的連結) 的修改。
反向連結與錨點文字變化
透過連結分析,Google 會觀察網頁連結建立的速度,包括連結到該網頁和從該網頁連結出去的速度。同時也會檢查連結的新鮮度、可信度,以及連結的錨點文字 (Anchor Text)。
隨著時間的變化,搜尋引擎會偵測不自然的連結增長速度,像是是否短時間內突然出現大量連結,因為這通常是典型購買連結的行為。
流量變化
流量變化 (Traffic Patterns) 指的是網頁隨著時間推移的流量變化。當流量呈現穩定增長時,這通常表示該內容符合用戶需求,例如一篇關於AI 新興技術的文章在技術興起時流量穩步增加,表明其時效性與實用性。
相反地,流量逐漸下降的網頁,可能顯示內容已經過時或被其他更相關的網頁取代。此外,穩定的流量則是常青內容的特徵,例如一篇長期受歡迎的 HTML 基礎教學指南,能持續吸引用戶學習相關技術。
搜尋趨勢
使用者的搜尋行為經常隨著趨勢改變,因此 Google 會優先排名與熱門關鍵字相關且符合搜尋意圖的內容。例如,一篇關於 AI 的文章,如果持續更新內容,將比未更新的網頁更容易獲得排名提升。
使用者行為
使用者行 (User Behavior) 包括使用者在搜尋結果中點擊網頁的頻率,以及在網頁上停留的時間。
如果使用者在搜尋結果中經常點擊你的網頁,並且在網頁上停留的時間很長,這表示你的網頁內容對使用者有吸引力,搜尋引擎會將這個因素納入考量。此外,搜尋引擎還會分析使用者是否將你的網頁加入書籤 (Bookmark) 或我的最愛 (Favorite)。
網域資訊
Google 會參考與網頁相關的網域註冊日期或伺服器時間戳來推斷網頁的起始日期。較早註冊的網域或伺服器穩定的網站通常更具信任度。例如,一篇來自於 2000 年註冊網域的文章,其可信度可能比新註冊且數據波動的網站更高,進而影響排名表現。
排名歷史
排名歷史 (Ranking Histroy) 是指網頁在過去的搜尋結果中的排名表現。搜尋引擎會監控網頁排名的變化,包括排名突然上升或下降的幅度。
穩定的排名歷史通常意味著內容的長久以來都保持著較高的相關性與用戶的高度信任。相反,那些排名波動較大的網頁,可能反映了內容更新不足或未能持續吸引用戶的興趣。
當網頁經過重大更新後,過往穩定的排名歷史能幫助它快速恢復可見度,因為搜尋引擎會將這些歷史數據視為高品質內容的佐證。例如,一篇長期排名靠前的健身飲食指南,經過內容升級後,將更容易在競爭中重新獲得優勢。
網頁主題
文件主題 (Document Topic) 是指網頁隨著時間推移所關聯的主題變化。搜尋引擎會透過內容分析來判斷網頁的主題。如果網頁的主題發生重大變化,搜尋引擎可能會認為這個網頁的網域已經被轉手,或是內容已不再相關。
主題被視為網頁是否符合用戶需求的核心指標。網頁主題的一致性直接影響搜尋引擎對其排名的評估。當網頁內容與主題一致,且針對主題進行深度擴展時,搜尋引擎通常會給予較高評分,例如一篇關於有機園藝指南的文章,若新增堆肥技巧的相關章節,則能強化內容價值;反之,若該文章突然添加與旅遊景點相關的段落,則可能削弱其主題一致性,導致排名下降。
SEO 實際應用
定期且有意義的內容更新
定期更新內容不僅可以提升搜尋引擎的排名,還能吸引用戶回訪。搜尋引擎會優先考慮那些頻繁且有實質性更新的內容,因為這表示網站持續維持相關性和活躍度。因此 SEO 從業人員應定期審視網站上的內容,確保這些資訊的時效性與有用性,同時提升用戶的閱讀體驗。
維持主題一致性
專注於撰寫與網頁主題高度相關的內容有助於提高權威性與搜尋引擎排名。每次更新應該以提升主題深度及廣度來擴展內容,而非不相關的內容。例如,一篇關於 SEO 技巧的文章,可以新增 AI 工具的相關段落來增加價值,但若突然討論旅遊景點,可能會削弱主題的專注性。
利用網頁年齡優勢
網頁的年齡是其排名表現的重要因素。較舊的內容因累積的權威性而具優勢,而新內容則能藉由新鮮感快速吸引用戶。例如,一篇 2015 年的日本旅遊指南,若已累積大量的反向連結,請持續更新其內容,這樣將能保持高排名;而新內容則需要透過快速推廣和建立連結來保持競爭性。
穩定建立反向連結
高品質且穩定的反向連結是提升可信度的關鍵。一篇文章,若逐漸獲得其他網站的引用,將顯示其內容的專業性與實用性。切記避免短期內突然增加大量低品質的連結,因為這可能被演算法視為不自然的行為而導致懲罰。
分析流量並優化內容
流量直接反映用戶對內容的長期需求與關注度。一篇文章若能穩定吸引使用者,則排名會維持,反之則下降。SEO 可以透過流量分析工具 (如 Google Analytics) 來找出表現不佳的網頁,並更新資訊、優化內部連結或改進標題吸引力來重新獲目標受眾的青睞。
掌握搜尋趨勢
SEO 應密切關注使用者搜尋習慣的變化,並以此調整內容策略。例如,利用 Google Trends 等工具追蹤關鍵字趨勢,定期更新內容以滿足新需求。針對季節性或新興話題的文章,應提早優化以匹配即將到來的需求;而對於常青內容,則應追蹤長期搜尋行為,確保文章持續對用戶保持吸引力。
善用結構化資料
結構化數據 (Structured Data) 能幫助搜尋引擎更好地理解內容,透過加入 FAQ、評論或活動日期的結構化標記 (Schema Markup),可以增加內容在搜尋結果中出現豐富摘要的機會。這樣可以提升點擊率,間接帶來更高的排名。